北京医大精神心理科杨小红:精分不可怕,坚持 3 件事,你也能稳住病情!
第一件事
治疗要规律,像吃饭睡觉一样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是基础。
不管是每天吃的口服药,还是一段时间打一次的长效针剂,核心都是让体内的药物浓度保持稳定,就像给庄稼持续浇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位患者以前总觉得 “不难受了就不用吃药”,结果反复停药三次,每次复发都比上一次严重,最后不仅幻觉妄想加重,连记忆力都受了影响。
后来他坚持按医嘱服药,哪怕出门旅行也带着药盒,现在已经五年没复发过。
这里说的 “坚持治疗”,不只是吃药,还包括定期复诊。
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量,观察药物副作用,比如有的患者吃药后会手抖,及时调整就能缓解,不用硬扛。把治疗当成日常该做的事,不抵触、不偷懒,病情才能稳住。
第二件事
早发现复发的苗头
精神分裂症复发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信号,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这些信号因人而异,但有几个很常见:
▷ 比如以前睡得好好的,突然开始失眠,要么整夜睡不着,要么凌晨三四点就醒;
▷ 或者变得特别敏感,总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嘲笑自己,哪怕是家人的一句关心,也觉得是在指责;
▷ 还有的人会突然懒得打理自己,不洗脸、不刷牙,衣服脏了也不换,对吃饭也没兴趣,一天只吃一顿饭;
▷ 以前还愿意出门见朋友,现在却躲在屋里,谁叫都不出来。
这些变化可能很细微,患者自己有时意识不到,这时候家人的观察就很重要。
有位阿姨发现儿子最近总说 “听到邻居骂他”,还拒绝出门,赶紧带他来复诊,医生调整了药物后,没几天这些症状就消失了。
要是等症状严重了再干预,不仅治疗时间变长,患者受的罪也更多。
所以,不管是患者还是家人,都要留意这些 “不对劲” 的地方,发现了就及时找医生。
第三件事
从小事做起,找回生活能力
控制病情的最终目的,是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但很多患者生病后,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干脆什么都不做,时间久了,连简单的事都忘得差不多了。其实,恢复社会功能就得从小事练起。
比如,刚开始可以试着自己搭配每天穿的衣服,从选两件衣服、一双鞋开始,慢慢学会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家里养盆绿植,每天浇水、观察它长没长新叶,培养规律的习惯;再后来,试着帮家里跑腿,去楼下超市买瓶酱油、取个快递,和收银员说句话,慢慢适应和人打交道。
有位患者就是这样,从一开始连自己吃饭都需要提醒,到后来能每天做一顿简单的午饭,给上班的丈夫打包便当,家人说他眼里的光都慢慢回来了。
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却能一点点帮患者重建自信,让他们觉得 “我能行”、“我还有用”。就像学走路,先扶着墙站,再慢慢迈步,总有一天能自己走稳。
精神分裂症确实是个磨人的病,但它不是脱轨的列车,只要抓好这三把钥匙 —— 规律治疗、警惕复发、从小事做起,患者完全能握住生活的方向盘。
临床上太多例子证明,只要不放弃,好好做这三件事,日子总能慢慢好起来,甚至比生病前更有力量。


DOCTOR
杨小红 教授/院长
▪ 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学科带头人
▪ 北京市五里坨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主任
▪ 北京精神心理疑难病会诊主任
▪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
▪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
▪ 北京市首批生物技术专家组组员
▪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
▪ 国际抗精神疾病联盟(ILAE)成员
▪ WHO中国精神疾病专家会诊中心专家
▪ 亚洲神经内科协会(ASNA)中国区理事
▪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BSM)会员
医生简介
○ 北京公立医院精神科知名专家,北京精神心理疑难病会诊主任
○ 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与研究近 30 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门诊慕名而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多达数千例,其中很多都是被其他医院拒之门外的难治型、反复型等精神疾患。
○ 尤其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杨院长带领的专家团队潜心钻研,让饱受辍学、失业、生活困扰的无数个家庭重拾信心和幸福。
○ 曾多次在重点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 1995 年获得国家心理障碍评审委员会专家荣誉称号。
临床擅长
○ 擅长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躁狂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 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心理障碍、
○ 妄想症、癔症、疑病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 擅长中西医结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
○ 采用"全面检查、权威诊断、差异化治疗、全面康复、保证疗效"的原则,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北京医大精神心理科秉承“专病专治”的诊疗服务理念,专注于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与诊治工作,汇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等一批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三甲名院精神科知名医师。致力于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失眠症、青少年情绪障碍、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癔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帮助和服务,特色综合住院治疗康复治愈率高达95%以上,三甲多专家权威把关、明辨病因、标本兼治、一对一社群服务、实时检测、跟踪指导、高效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和社会功能,重返工作、学习,重拾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