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大精神心理科杨小红:别再轻视 “心情不好”:抑郁症已成人类第二大杀手
它不像癌症有明显的肿瘤和疼痛,抑郁症更像一场 “精神上的海啸”,来时没有预警,却能瞬间淹没一个人的所有力气。
很多人觉得 “抑郁就是心情不好”,直到身边有人突然离开,才惊觉它的可怕。
有位母亲说,儿子出事前一周还在朋友圈晒加班餐,谁能想到那个总说 “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的孩子,已经在深夜里独自扛了半年。
抑郁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它太会 “伪装”—— 患者常常笑着说 “我没事”,心里却早已千疮百孔。
它不像癌症能通过体检发现,很多人在确诊前,都以为自己只是 “抗压能力差”“太矫情”。有人硬扛着上班、社交,直到某天突然站在窗边想跳下去,才明白自己不是 “心情不好”,是病了。
抑郁症的可怕,在于它会慢慢剥夺人的 “生存动力”。
一开始可能只是失眠,凌晨三四点还睁着眼,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停不下来;接着是对什么都没兴趣,以前爱追的剧、爱吃的火锅,现在觉得 “没意思”;然后是行动力丧失,起床、洗脸、说话,都变成需要拼尽全力的事。
更折磨人的是 “自我攻击”—— 觉得自己没用、是累赘,活着就是给别人添麻烦。
有个女孩在日记里写:“不是想死,是觉得自己不该活。” 这种想法像藤蔓一样缠上来,越挣扎勒得越紧。
当一个人连 “活下去” 的念头都被消磨殆尽,死亡就成了他们眼中唯一的 “解脱”。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抑郁症患者选择离开 —— 不是不怕死,是活着太痛了。
对抗抑郁症,最关键的是 “早发现、早干预”。
如果身边有人出现这些信号,一定要多留个心: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以前爱热闹现在总躲着人;睡眠和食欲大变,要么吃不下要么暴饮暴食;总说 “活着没意义”“太累了”,甚至开玩笑说 “不如死了算了”。
这时候别再说 “想开点”“别矫情”,这些话就像在伤口上撒盐。不如说 “我在”“你想说就说,不想说我就陪着”,有时候沉默的陪伴,比千言万语更有用。
如果自己正陷在这种情绪里,别硬扛。抑郁症是病,不是 “性格问题”,就像感冒了要吃药,抑郁了也需要治疗。
可以先试着跟信任的人说说,或者去医院的精神科看看 —— 确诊不是 “贴标签”,是找到 “解药” 的第一步。
那些被抑郁症困住的人,不是 “不够坚强”,他们只是生病了。就像有人得了肺炎需要吸氧,他们需要的是理解、治疗和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正在挣扎的生命和家庭。我们或许无法替他们承受痛苦,但可以学着 “看见” 他们的难处 —— 不轻视、不指责,给他们一点喘息的空间。
如果现在的你正觉得 “撑不下去”,别害怕。可以多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知识,知道自己不是 “一个人在战斗”。
要是不知道该跟谁说,或者想找些缓解的办法,可以多关注相关的内容,也能扫文末的码聊聊 —— 你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好好对待。
抑郁症这个 “杀手” 再可怕,也抵不过 “被看见” 的力量。多一份理解,就可能少一个遗憾。


DOCTOR
杨小红 教授/院长
▪ 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学科带头人
▪ 北京市五里坨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主任
▪ 北京精神心理疑难病会诊主任
▪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
▪ 两岸医师联合特色诊疗中心专家委员
▪ 北京市首批生物技术专家组组员
▪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
▪ 国际抗精神疾病联盟(ILAE)成员
▪ WHO中国精神疾病专家会诊中心专家
▪ 亚洲神经内科协会(ASNA)中国区理事
▪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BSM)会员
医生简介
○ 北京公立医院精神科知名专家,北京精神心理疑难病会诊主任
○ 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与研究近 30 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门诊慕名而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多达数千例,其中很多都是被其他医院拒之门外的难治型、反复型等精神疾患。
○ 尤其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杨院长带领的专家团队潜心钻研,让饱受辍学、失业、生活困扰的无数个家庭重拾信心和幸福。
○ 曾多次在重点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 1995 年获得国家心理障碍评审委员会专家荣誉称号。
临床擅长
○ 擅长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躁狂症、强迫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 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心理障碍、
○ 妄想症、癔症、疑病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 擅长中西医结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
○ 采用"全面检查、权威诊断、差异化治疗、全面康复、保证疗效"的原则,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北京医大精神心理科秉承“专病专治”的诊疗服务理念,专注于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与诊治工作,汇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等一批经验丰富、造诣深厚的三甲名院精神科知名医师。致力于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失眠症、青少年情绪障碍、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癔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帮助和服务,特色综合住院治疗康复治愈率高达95%以上,三甲多专家权威把关、明辨病因、标本兼治、一对一社群服务、实时检测、跟踪指导、高效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和社会功能,重返工作、学习,重拾健康。
